导入数据...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纪要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查看:690
  来源:




    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及时协调有关问题,高质量按时完成“标准”研制任务,2014年4月1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组织召开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对“标准”研制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同志、副司长刘桔同志出席了会议,高等学校92个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或秘书长、代表共计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韩筠同志主持,高教司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张大良同志讲话。他指出,当前,教育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等教育司将深入推进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为基本导向,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进项目管理方式、改进本科教学评估,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以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主要目标,引导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更加适应人民群众接受优质多样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研究制定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教育部2014年的重点工作。这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理顺“管、办、评”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关系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研制“标准”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标准来规范、监管高校的办学,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改革、提高质量。

    “标准”研制工作自2013年7月启动以来,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高等教育司拟定的框架方案,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多次会议进行讨论。截止到2014年3月,已经有15个专业类的教指委完成了初稿起草工作,取得了研制工作的阶段性成绩。但从总体进度看,工作进展还很不理想,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指委委员认识不统一,高校、行业等各方协同性不强,少数教指委“闭门造车”,组织工作比较薄弱,经费投入特别是参与工作同志的精力投入和时间投入不足。

    张大良同志要求相关教指委,一要把握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框架要素和基本内涵。在“标准”研制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明确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要把握工作进度,确保此项工作在年底之前全面、高质量地完成。抓紧落实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要明确几个时间节点,各教指委在今年7月1日之前,要充分调研、起草完成“标准”的初稿,并面向所有教指委委员征求意见;9月1日之前,修改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面向本专业类标准涉及的所有高校广泛征求意见;10月20日之前,将经过教指委主任委员签字的“标准”文本提交高教司汇总整理。年底,高教司将合成的各专业类“标准”提交有关部门编辑出版。

    与会人员分组进行了充分研讨,大家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并作为此专项后续工作的遵循:1)明确“标准”的定位是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不能把目前已经开设专业的现状作为标准的底线;2)“标准”要力争成为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评价标准,若有困难,也要成为专业准入标准和专业建设标准,最低要求是作为专业准入标准;3)准入标准中应有一定的定量指标;4)“标准”应根据专业类建设现状、专业改革要求,以及国际通行标准确定课程体系;5)“标准”应在各专业类教指委内部达成共识,并征求高校、行业等各方的意见;6)“标准”研制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有广阔的视野,既与国际前沿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

    会议要求,全体教指委委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标准”研制工作,统一思想、全力以赴,研制“政府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让“标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后人评价。

【编辑:    】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