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李康荣,男,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级融资规划师,成都市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经济统计、互联网+等。先后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实验科学与技术》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优秀指导奖、四川师范大学优秀教案奖、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优秀教学奖、四川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四川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教师,校园内外、课堂上下,李康荣老师一直坚信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得好听不如做得扎实。他总是注重自己的点点滴滴言行影响,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鉴于现在大学生思想浮躁、遇事怕难,在课堂上力争将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力争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始终坚持育人优先、教书并行,形成协同效应。
随着信息化的各种新兴技术不断触及教育领域,整个社会正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格局,“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生态正在形成。李康荣老师所上课程基本都具有内容多、幅度广、难度大等特点,需要教学互动、师生协作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利用新兴媒体工具,采用QQ、微信、腾讯会议、雨课堂等多种工具搭建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实现灵活的课前学习、快捷的课上测验、创新的师生互动、完善的作业题型、全景的数据驱动,实现了传统教学和现代工具、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和课堂翻转。在上学期教学过程中,李康荣老师总共线上推送课前预习资源9次,授课课件9章,课后练习题目400余道,和学生课中互动上100次,课后线上交流20余次,线下交流10余次,生成后台教学数据10000余条。积累形成了包括课程实施大纲、授课课件、视频、文档、题库在内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1.教学三部曲,构建多彩互动格局
首先,在新课开始之前,通过平台推送章节预习课件,在课件中插入相关慕课、网课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提前看视频、读PPT、做思考,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其次,课中讲授,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手机和教室投影同步,穿插测试题目、弹幕讨论、随机点名,形成较为多彩的互动格局。最后,章节结束,推送课后练习,每章根据内容重要程度推送30-60道题目,学生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相应的题目,部分题目附注解析过程,学生可以即刻生成测试结果,对知识点的应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可以自我把握,之后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和老师沟通交流。
2. 贯通式学习,形成各类课程间的连接
教学战略方面,探索课前、课中、课后的连续式学习,统计学和其他课程的贯通式学习。合理将知识点分解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阶段,注重将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所授课程的联系结合。
3. 多工具协同,实现实时和非实时同步
工具协同方面,通过雨课堂不仅实现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开展同一任务的同步模式,也实现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同一任务的异步模式,通过雨课堂、QQ、微信、PPT不同教学辅助工具的协同,工具之间的互通共享、兼容并济,实现了文本、图形、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实时和非实时讨论交流、信息交互、教学互动,让学生以最小的工具使用成本获得最大的学习效能。
4.翻转教学环境,构建泛在式学习氛围
教学资源协同上,减少了课内讲授时间、增加了课外辅助时间;减少了课堂讲授内容,增加了技术支持的学习内容;减少了课上课程资源,增加了课下学习资源;让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由内向外、由封闭到开放,形成教材、视频、音频、习题、阅读材料的大一统课程资源,构建了协同式翻转教学环境和泛在式学习氛围。
5.多元化考核,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考核方面,大胆创新、用于突破,探索了多元化、定量化考核改革。课程总评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三个部分。平时成绩涵盖了考勤、回答问题、讨论、期中考试、章节测试等内容,考勤实行数字化扫码,每次课生成不同二维码,学习何时进入课堂、何时退出课堂都一清二楚,学生参与课堂在后台数据库也有记录,期中考试采用正式试卷,组织形式和期末一样规范开展。实验成绩采取即时考察,课程实验结束后,每个学生通过抽题的形式选取考察题目,在电脑实时操作,顺利完成方可过关,期末采取统考,不同专业、不同任课教师、统一题目、统一标准答案、流水线阅卷操作。
作为一线老师,李康荣老师致力于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共享、打通信息脉络、释放教育活力,同时也将继续把握好互联网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应用的领先优势和数字教育的发展优势,构建协同泛在翻转课堂,加大传统课程改革,引入更多现代科技元素,力争使得所教课程效果更好、质量更优、服务更好,为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网站管理
办公地址:狮子山校区第四教学楼七楼(610068) 电话:028-84767692 传真:028-84767692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