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黄菊 | 以“长江”之雨,开“云端”之花
时间:2020-10-14 15:27:58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查看:666

教师简介


“施云布雨”的种花人——黄菊

640.png


黄菊,音乐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组组长,美国特洛伊大学访问学者。长期担任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川剧音乐与音乐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已在《音乐创作》、《四川戏剧》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等多项重点课题。2020年学堂在线“艺术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题培训”特邀专家;2020年学堂在线“高校教师发展系列-微慕课”签约专家。2020年学堂在线“艺术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题培训”特邀专家;2020年学堂在线“高校教师发展系列-微慕课”签约专家。




一.云端之花的“盛放”之路

武汉生病了......

我们整个国家也面临新冠肺炎带来的严峻挑战,为完成“延期返校,学校不停课,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教学任务,大量高校启用线上教学模式。

2月5日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在线直播“让我们来一场及时的春雨”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讲座;3月12日学堂在线分享于歆杰教授在清华大学春风讲堂的报告“如何以高质量在线教学应对高校疫情防控大考?”

这让黄菊老师备受启发,遵循于歆杰教授所提出“成效为道,数据为器;交互为体,直播为用”的基本原则,尝试以线上混合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的质量。

在对教学做了一系类从反思总结之后,于2月13号,黄菊老师便面向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体教师直播分享“如何开展在线教学,并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也许你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短短数日,这位老师便能够将这样一个看似“新鲜”的事物融会贯通并且这么自信地提供技术支持呢?

下面,让我们紧跟黄菊老师的脚步,看一看这位花匠的“种花之路”吧!

初识雨课堂

2016年,黄菊老师在美国特洛伊大学访学期间接触到了Blackboard教学平台。黄菊说,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在美国非常流行,几乎每个学校都在使用。老师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发放作业、考试、课件、教辅材料等,学生通过个人账号,可以查看学习进度、成绩等。除了大学,类似的工具在K12领域的应用也非常普遍。

此后,类似的教学平台也逐渐在国内流行起来。

2017年6月,黄菊老师参加了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青年讲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授课的一位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智慧教学工具在教学当中的运用,其中讲到了雨课堂并做了授课演示。

据黄菊老师回忆,当时的过程很简单,而她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初步的了解之后,便开始应用进了教学之中。

应用雨课堂

黄菊老师所教授的作曲理论课程不同于“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等需要教师一对一面授并亲自示范的技能类课程,和声学、复调、赋格等作曲理论课程技术性很强,条理性与逻辑性缺一不可。

黄菊老师说,过去,老师一方面在课堂上需要花大量时间讲述理论,另一方面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很多的理论基础知识,再将其运用到音乐实践中。而雨课堂的应用,改变了这一教学模式。

借助雨课堂,老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推送大量的预习资料(PPT、语音、视频),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展开个性化学习,提前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从讲述型授课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跟学生互动,解决学生在课前遇到的难题,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践。

二. 山风未动,云雨先行——智慧教学的先进理念

当夏季由炽热变成金黄,她会在九月的杨柳下,迎着风,去撒播智慧教学的无穷热量。

教学技术的更新,催促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让一部分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担忧。但黄菊老师认为,技术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教师,但在教学中娴熟的使用各种智慧工具和整合各类优秀教学资源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也是信息时代教师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前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了,教师更多的得是一湾“活水”,四通八达地提供信息和资源,做学生的优秀“渠道”。未来的教育中,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需要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并保持终身学习,而学生也将会在同一门学科、同一个课堂里面对多个老师,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来吸收和学习。

黄菊老师也表示,相较于其他理工科专业,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和对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艺术类学科的智慧教学发展稍有滞后,但也开始发展起来了。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通过积极的推广,本学期已有多门课程利用雨课堂进行学习。学院还在2020年春成立信息化教学工作组,由黄菊老师担任组长,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打造,更大力度地投入到智慧教学中去。

三.“云雨为养,花香自来”

敢于创新的人,永远都会和“平庸”二字背道而行,而黄菊老师在她学生的眼里,永远都不会是那一个平庸的老师。

2018年获四川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公共艺术课程赛课第一名;2018年获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新秀奖”荣誉称号。

2019年获教育部在线教育中心“智慧教育之星”;

2020年里,黄菊老师受聘为学堂在线高校师资培训项目专家团队,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的老师们一起指导“聚焦金课的艺术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题”的系列教师研修项目;签约学堂在线“高校教师发展系列-微慕课”系列线上课程;参与课程设计和主讲的MOOC《大美川剧》英文版,作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认可的线上课程登陆“学堂在线国际平台”面向全球开课。

“以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刘禹锡。

创新与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永远都是属于先驱者的行为;黄菊老师很好地为我们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典范,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敢于打破陈旧观念与方式,尝试与实践教学方法,实属难得。

天才最大的标签不是完美,而是在于创造!

让我们从知识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成为终生学习,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吧!

以长江之雨,开云端之花;尽你我之力,结教学之果。



编辑: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