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刘霞 | 线上线下齐创新,本科教学展新颜
时间:2024-03-28 00:00:00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查看:190

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激励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创新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我校自2018年启动了“教育基金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工作,评选出一批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取得丰富成果的一线教师,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推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3年末,经学院推荐和校级评选,全校共评选出教育基金“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5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9名。在这春意盎然的三月,请跟随小编走近这群优秀的老师,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


教师简介

刘霞,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计算机科学学院专职教师,在校主要承担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一直走在课程建设发展、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道路上,主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改项目1项;负责建设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精品资源共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4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7项(含一流课程建设2项、金课1项、信息化教学示范课程建设1项、教改3项);曾获2020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2019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2023第三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新秀奖”、四川师范大学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之星”、四川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等。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6项。2018年研发的“校园网架构设计与实现3D游戏虚拟仿真实验”获虚仿实验教学软件著作权。

图片


一、课程建设,持续迭代

        刘霞老师讲授的《网络管理与维护》是我校国家一流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后续关键课程的重要支撑,对于培养学生网络工程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开设于2000年,2005年融合锐捷LIMP实验系统、思科仿真软件及行业认证体系创建层次化进阶实践教学体系,获评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起,开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改及创新,陆续创建了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案例库网站、公众号实验学习平台、学银慕课、省级虚仿实验平台等,形成了基于“空中三课堂”的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进阶式混合教学模式,课程陆续获评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图片

图一 课程沿革


二、改革举措,优化创新

1、网工特色思政有机融入

以国家网络建设发展战略为指导,将网络安全法规与民族产业振兴与发展等核心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强化捍卫国家网络安全的责任意识,树立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振兴民族产业的使命担当,努力实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图片

2 网络特色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2、基于工程案例进行内容重构

一改传统堆栈式、仓储式的知识体系,强调行动体系,向基于典型网络项目建设过程的应用型结构转变。课程内容围绕基本理论体系按倒序设计进行“1+N+1”的内容重构。建立理实进阶的阶梯化内容体系,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与面向未来多元能力的综合培养。


图片

图3 基于工程案例的“1+N+1”理实进阶内容体系图


3、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建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

为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刘老师利用自建的多维立体化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探索,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自建的三大平台线上资源,共同组成“空中三课堂”提供“在线理论+在线实践+真机在线指导”全方位个性化探究资源。

图片

自建“空中三课堂”提供“在线理论+在线实践+真机在线指导”


(1)空中课堂1(获评省级一流线上课程):自建的学银慕课知识脉络化、内容可视化、任务递进化,一站式解决线上理论和仿真等个性化自学。理论微课层层探究、仿真微课能力递进、作业资源多元进阶、扩展资源丰富前沿,提供115个视频(共计923分钟)、400多道习题等多元能力递进的个性化在线学习资源,课程开设9期,已被800多所高校上万名学生使用。

图片

图5 学银慕课个性化在线学习资源


(2)空中课堂2(获评省级一流虚仿课程):自建的虚仿实践平台,高度仿真大型网络项目实施流程,在国家实验空间提供大型网络项目在线演练和考核。以游戏闯关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完成项目建设过程,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已被6000多名学生使用,填补了同类课程实践慕课的空白。

图片

图6 国家实验空间自建虚仿实验课程


(3)空中课堂3(获评校级教改项目):自建的公众号实验辅助学习平台通过便捷高效的实验公众号为学生网络工程实验室LIMP系统下的真机实验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在线指导资源,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究、实践动手能力,帮助教师节省重复答疑实践,实施高效的因材施教,被多届千名学生使用。

图片

图7 自建公众号实验辅助平台资源在线指导真机实验



4、过程化考核

课程科学设置了覆盖学习全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机制,并结合学银慕课和国家实验空间虚仿平台个性化学习的实时统计以及生评师评等多形式考评,激发学生主动完成阶段目标,培养专业技能和多元能力以达成高阶目标,同时助力教师获得学情反馈,持续改进教学。

图片

图8 多元过程性考核



5、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内动力主动完成理实自主探究

“空中三课堂”分别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设计了完备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机制,引领学生自主完成课前、课中、课后“在线理论+在线实践”的学习和自测,为线下课堂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打下预热的基础,创设巩固拓展的课外便捷学习空间;线下课堂以PBL项目驱动展开,教师思政融入、案例引领、项目驱动、任务进阶、能力递进;学生翻转课堂自主实践、扩展迁移、综合设计、小组分享、总结优化。“空中三课堂”线上引领、PBL项目线下翻转,结合仿真软件演练、大型虚仿项目与真机实操虚实互补设计,构建了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进阶式混合教学模式,从基础演练到扩展综合、从虚拟实验到实体实验,环环紧扣的进阶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完成课前自学、课中研学、课后巩固、课外挑战的理实进阶,助力学生逐步达成高阶目标,具备解决复杂工程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

图片

图9 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进阶式混合教学模式


三、学生中心,培德赋能,实践育人

刘老师围绕“学生中心、培德赋能、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重塑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创建教学资源,“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改革考核机制和评价方法,尤其通过构建理论进阶和实践进阶的内容体系,配套进阶的教学活动和阶段过程性考核,为学生搭梯子、送金子,以学生中心的多元教学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习参与度、探究性和获得感,提高课堂内涵和挑战度。通过课前学银慕课线上导学、课中案例引领、项目驱动的翻转学习、课后学银慕课项目扩展、实验公众号对实体实验的线上指导、课外实习实训竞赛拓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项目进阶、导图总结、实操扩展,大型项目综合设计、优化创新等,从根本性解决教改重点问题,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价值的综合提升。

图片

图10 将“学生中心 培徳赋能 实践育人”教育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全程


担任课程主讲十多年来,刘老师一直致力于课程的改革建设和持续迭代创新,不仅主持了多项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教改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奖项,指导学生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而且期末问卷调查以及教务系统学生、同行、专家评教都给予了高分认可;学生反馈不仅课程体验感强、满意度高,而且从学生课堂表现、实操展示、阶段过程性学习数据、以及课后项目作业、大型项目方案设计等多方面均看出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持续提升,尤其在专业技能、自主探究、项目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核心工程素养明显提升。

图片

图1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全程自主学习 体验感强 满意度高


图片

图片

图12 学生项目作业导图及大型网络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刘老师特别认同苏格拉底的一段话:“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希望未来在教学的“术”上不断创新,在资源优化、平台融合、高效评估,甚至是“AI+教育”方面创出新高度,更要在教学的“道”上不断求索,做一个点亮心灯、启迪智慧、心中有爱的好老师,在教学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图片

图13 未来教学继续在“术”上创新,“道”上求索








编辑: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