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学校2024年“师行万里”教师海外研修项目第一场主题研讨会在狮子山校区综合实验楼302教室顺利举行。教务处、国际交流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及项目全体参训教师参加研讨。
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张小平指出,本次培训是学校推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参训教师要立足全球视野,辩证看待中外教育差异,既要虚心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又要保持文化自信;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获取,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他希望全体学员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对待培训,主动参与课程互动,积极为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建言献策,同时要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克服时差、语言等实际困难,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教务处副处长庄开明对参训教师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转变观念,以国际化视野审视教学实践,在比较中寻找差距、汲取经验;二是要精心规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培训效益最大化;三是要严守纪律,强化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展现川师人良好风貌;四是要学以致用,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切实提升育人水平。
项目管理人员符清、黄景详细介绍国际化师资培训项目的整体规划,讲解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预期目标,同时分享了往期学员的优秀案例,为参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建议。


在分组研讨环节,参训教师围绕前沿教学理论展开热烈讨论。黄英基于跨学科教学实践,强调通过逆向设计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并结合脑科学研究,分享了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李野和尚庆红重点解析了BOPPPS教学模型,从目标设定、前测评估到参与式学习等环节,分享了提升课堂效率的具体策略;王海龙团队聚焦跨学科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分享了教学目标可测化设计与学生能力评估的经验方法;周雄俊则从理论建构角度,倡导建立基于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新型教学范式。各小组的研讨成果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多元化思路。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一方面开拓了国际教育视野,获取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交流,促进了学员间的相互了解与协作。更重要的是,活动使参训教师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增强了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师行万里”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将持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编辑:符清 审核:张小平 终审:郑鸿颖